美工招聘 1959年国庆,杨开慧闺蜜写信请求上天安门观礼,毛主席:可能不行

【前言】

1959 年 9 月,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马上就要开始啦,各个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各种工作。这时候,毛主席也刚结束巡视各地的工作回到了北京。

毛主席刚回到北京,就有个工作人员走进来,把手里的信件拿到主席跟前讲:“主席,这是李淑一女士寄来的信,给您搁这儿了。”

李淑一是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的闺蜜,她和毛主席关系挺亲切的,主席还曾专门给她写过一首诗。关键是李淑一是革命烈士柳直荀的夫人。

毛主席听说故人来信可高兴了,马上就把信封拆开认真看起来,但是呢,时间一点点过去,毛主席的眉毛皱得越来越厉害,特别是看到李淑一表示想来天安门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观礼的时候,主席心里啥滋味都有。

没过多久,毛主席拿起他的毛笔写了一封信,最醒目的是四个字:“可能不行!”

主席咋说出这话的?李淑一到底去没去观礼?他俩之间到底咋回事?咱先从李淑一跟毛主席相识讲起,这肯定少不了一个人的帮忙——杨开慧。

杨昌济一边教知识,一边很照顾毛泽东,不仅帮他在北京大学谋了个图书管理员的活儿,还把自己女儿杨开慧介绍给他,使得他俩相知又相爱。

1920 年 1 月 17 号,在北平市的德国医院里,北大的教授杨昌济病故了。在临终前,这位教育家凭借自己抖抖索索的双手,给当时在广州军当秘书长的章士钊写信:

我郑重跟您讲,这两个孩子是国内的人才,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您要是不说救国就算了,要是说救国,那一定得重视这两个孩子!

杨昌济说的那二子是蔡和森跟毛泽东。为了回报恩师的情谊,毛泽东自己决定和杨开慧一家,抬着老师的灵柩回到家乡。

仪式结束以后,毛泽东决定接着读书学习,筹备建党的事;杨开慧也跟着毛泽东,钻研学问,去了长沙福湘女中读书,想要报效国家,还在这儿和同样在这读书的李淑一成了好朋友。

两人是同班同学,老是在一块儿,后来李淑一每次想起那段日子都会感叹:“学生时代的生活,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闺蜜杨开慧就跟我是一个人似的。”

受爱人的影响,杨开慧早早把长发剪掉,成了学校里少见的短发姑娘。可这让她成了大家攻击的对象,即便这样,李淑一也把头发剪了,没有背弃好友。

虽说思想挺开放,可李淑一早期不敢参与革命事业。直到班上有个叫袁舜英的童养媳,由于被丈夫欺负投河了,还留下一封绝命书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她丈夫一家对这事根本不在意,居然还想去袁舜英家里索要“损失”。这事儿做得太过分啦,杨开慧他们几个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把这事告诉毛泽东,找他想办法。

杨开慧见到毛泽东特别亲切,把自己晓得的事儿一股脑都告诉了“润之哥”,可李淑一却满脸忧愁。

毛泽东当然瞧出来有些同学不相信他,不过他没开口劝,而是直接起身,找官员去了,最终让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件事让李淑一对毛泽东有了新的认识,满是敬佩的他常在杨开慧家探讨学术方面的知识,慢慢有了参加革命的想法;而机灵的她也被毛泽东喜欢,常常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李淑一,给她新的启发。

1920 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举办了婚礼。成为妻子的杨开慧虽然从宿舍搬出去了,可对好姐妹李淑一没忘记,一直帮她找爱人、操心对象的事儿。

那时候,毛泽东投身湖南自治运动,得到了众多革命青年的拥戴,在这当中,给毛泽东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文章写得很棒的柳直荀。

柳直荀家里是名门望族,他爹柳午亭在长沙是出名的学者,不过在毛泽东的带动下,柳直荀没被自己的出身困住,而是跟着毛泽东一块搞革命,要把这儿的军阀给赶走。

有一天,李淑一去了杨开慧家,她发现除了自己钦佩的毛泽东,旁边还站着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儿,这让她心里有了点念头。

跟李淑一相处了好些年的杨开慧咋可能不晓得她的心思,特别热情地讲:“这是柳直荀,是润之的革命伙伴,我觉得你们挺配的哟。”

站在边上的毛泽东来了兴致,瞅了瞅旁边的柳直荀讲道:“我觉得挺好,你们要是处得来就试试呗。”

在毛泽东夫妻的帮忙下,柳直荀和李淑一逐渐有了感情,在 1924 年 10 月成了夫妻。婚后,李淑一夫妇还特意去了毛泽东家,感谢他的“牵线之恩”。

要是时间就这么一直过,他们两家肯定会情谊深厚,老了也能相互陪伴。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样安稳的日子只能是人们的幻想罢了。

1927 年 3 月,杨开慧领着儿子从武汉回到长沙,特意跑到留芳岭去探望闺蜜李淑一。那会儿李淑一的儿子柳晓昂才刚出生,杨开慧就多在这儿待了些日子,陪着好友。

但李淑一没想到的是,这一见之后,两人竟阴阳相隔……

【英勇就义,丈夫被杀】

秋收起义展开以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猛打长沙,还把长沙给拿下了。可由于敌人的援军太厉害,红军占了长沙之后就撤到井冈山,去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看到这么厉害的人民军队,地方军阀何健心里发怵,可他没本事抓到毛泽东,就只能让悬赏,拿 1000 块大洋来捉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

杨开慧靠着当地百姓帮忙,紧急躲开了两次反对派的追杀,跑到了舅舅家。丧心病狂的军阀马上增派人手,把小小的板仓严严实实地控制住了。

1930 年 10 月,特别想家的杨开慧冒险从平江悄悄回到板仓,去看很久没见的孩子和母亲,谁知道这全被埋伏在那的密探余连珊给发现了。

余连珊为了挣军阀给的赏钱,跑去向长沙福临浦保安团报告,结果杨开慧和她的三个儿子就被抓进监狱了。

面对敌人又是威逼又是利诱,杨开慧毅然选择赴死,她在临刑前一脸正气地讲:“你们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想从我嘴里得到让你们称心的东西,做梦去吧!”

随后越发恼怒地讲:“砍头就跟风吹过似的!死,只能吓到胆小鬼,可吓不住共产党人!”

1930 年 11 月 4 日,杨开慧在湖南长沙惨遭杀害,她的三个孩子被送去了上海。毛泽东从报纸上知道这一不幸消息后伤心大哭,还冒着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给杨开慧的家人寄去了一封信。

“开慧的死,千死万死也无法弥补。”

而她的闺蜜李淑一特别伤心,跌跌撞撞地跑到杨家,跪在杨开慧的母亲跟前,边哭边说:“开慧如今没了,往后我就是您闺女!”

那时候好多人都弄不明白杨开慧为啥会死,原来在她牺牲前,军阀让她跟毛泽东断绝关系就能保住性命,可杨开慧坚决不从,毅然赴死。

但身为闺蜜的李淑一肯定清楚她的状况,要知道在杨开慧牺牲前,她就由于丈夫投身革命被关进了监狱。

瞧着那又阴又冷还潮湿的监狱,冰凉扎人的铁栏,她跟杨开慧似的,啥党的秘密都没讲,哪怕死也不肯和丈夫断绝关系。幸亏她父亲威望大,国民党当局才不敢把她杀了。

但是,命运压根儿就没放过这个可怜的女人。

1932 年 9 月 14 号,李淑一的老公柳直荀在湖北荆州监利县周老嘴的心慈庵被害死了,当时他才 34 岁。就在被行刑的这天,他拉着好友的手,特别严肃地留下了遗言:

“你一定得跟我妻子讲,电商美工外包网她老公是个正直的共产党员!”

打那天起,李淑一家没了,她丈夫成了革命烈士,身为家属的她就去学校教书了,她觉着只有这些孩子长大成才,才能让中国不再破败、不再有战乱。

不过这阵子好多人劝她改嫁,有个好友更是苦苦劝:“你跟柳直荀结婚还不到三年,他就去参加革命了,就为这三年,你就要守一辈子,你觉得值吗?”

站在旁边的同事也凑了过来,满脸忧愁地问:“就咱们这收入能养得起你的娃吗?不行的话就嫁个男人,起码吃穿不愁啊。”

好友同事都来劝李淑一,可她丝毫不为所动,她心里一直记着和丈夫的约定,那就是要把两个孩子培养长大,送进大学。

这一坚持足足有十七年,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丈夫的承诺。她女儿 1945 年从蓝田师范学院(湖南师大)毕业,儿子 1950 年毕业于上海交大,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

两个家庭同样凄惨,毛泽东与李淑一都能体会到彼此身上那份沉重的哀愁……

【友谊长存,登楼观礼】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总算成立啦,毛主席以他那深沉且庄重的湖南腔调向全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就在今天成立喽!”

瞧着来来往往欢庆的群众,毛主席心里啥滋味都有,共和国能在今天成立,靠的是不辞辛劳的人民群众,靠的是在前线拼命打仗的将士,靠的是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就连自己的亲人也在其中。

在湖南长沙教书的李淑一也有一样的感觉,她看到曾经的老友当上了国家主席特别高兴,可每次瞧见毛主席的模样,就会想起自己的好友和丈夫。

1950 年 1 月 17 号,李淑一给毛主席写了封信,一方面祝贺他带领共产党取得了革命成功,另一方面跟他说起过去一块相处的时光,还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在信里讲了讲。

4 月 18 号,毛主席忙得不行还给李淑一写了整整四页纸的回信,毛主席特别感慨,在信里写道:

直荀牺牲后,把孩子抚养成人,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实在令人钦佩。

好些年了,李淑一一直独自带着孩子,她有文化有本事,在学校教书,靠着那点不多的收入把两个孩子养大,还供他们上了大学,真是太不容易啦!

1957 年 1 月 25 号,毛主席的十八首诗在国内很有名的文学杂志《诗刊》上发表了,她是个语文老师,当然对这 18 首诗喜欢得不得了,不过这也让她想起了过去的事。

她隐约记得,早些年杨开慧还在的时候,跟她说过毛主席给自己写了一首情诗,词牌叫《虞美人》,但时间过去太久了,现在她就只记得头两句。然后她又壮起胆子,把自己怀念柳直荀的诗放进信里,跟毛主席要当初给杨开慧写的《虞美人》。

毛主席在四个月之后才收到信,可看到书信的主席,依旧能体会到李淑一对杨开慧深深的想念,禁不住落泪的毛主席,大手一挥,又写了长达四页的回信。

惠书我收到啦,您太谦让了……开慧说的那一首不行,就别写啦,我有《游仙》一首送给您:

我失去了杨,您失去了柳,杨轻快地飘飞直上九霄云外。

问问吴刚有啥东西,吴刚就拿出了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舒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为忠魂起舞。

忽然听说人间已降伏猛虎,眼泪立刻像倾盆大雨般飞落。

暑假要是你能行,去板仓替我瞅瞅开慧的墓……

毛泽东

1957 年 5 月 11 日

毛主席没把那首《虞美人》给李淑一,而是拿一首新的《游仙》来替代。这不仅是由于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思念不能只靠《虞美人》来体现,还因为人已不在了,过去写的情诗不太合适。

后来,这首《游仙》在《湖南师院》发表时换成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个名字,由于它的影响力,整个湖南甚至全中国都知晓了李淑一,也知道她十几年来一直守着丈夫……

7 月 10 号,李淑一收到信件后就把它拿到了杨开慧的墓前。瞧着这已生死相隔的闺蜜,李淑一哭得撕心裂肺,把毛主席写给她的《游仙》(这时候还没改名)给念了出来。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知道这消息后特别高兴,了解到李淑一生活不太好,就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五百元寄过去,给她补贴家用。

1959 年 6 月 27 号,毛主席总算回到了长沙,这时候距离他离家都有 32 年啦。在离开韶山的时候,毛主席专门把李淑一接到蓉园,就是想让他跟自己这个老朋友见见面。

当时好多中央领导人都在蓉园,看到一个穿着挺朴素、身材偏瘦的老人,都挺好奇。这时候主席把她拽过来,当着大家介绍说:“这是李淑一,是开慧的好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会议结束以后,毛主席跟李淑一在门前合了影,又邀她一块儿看戏,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虽说毛主席和对方是好友,可他照样能把公和私分得明明白白!

1959 年 9 月 17 日,离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观礼就差不到两个星期啦,李淑一想登上天安门城楼,瞅瞅这红色的海洋。于是她专门给毛主席写了封信,盼着能参加国庆观礼,还能跟主席再聊聊文学。

这虽说只是个私人的请求,可作为烈士的遗孀,她所求的并非啥高官厚禄,就盼着能在天安门城楼上,瞧一瞧富强的祖国。

但这一回,毛主席没点头答应:

信收到了,诗也读了,特别感谢!去观礼还有上天安门估计不行,我去问问情况瞧瞧,要是没给你回信,那就是真不行了……一个星期后,要是有时间,打算请你来这儿聊聊。要是没时间,那就算了,以后总归还有见面的机会。

祝健!

看到毛主席的来信,李淑一立马心情低落起来,特别是“可能不行”这四个字特别扎眼,难道毛主席不想让自己到城楼上参加观礼吗?

其实主席不是不情愿,他也挺想念李淑一的,只是去天安门观礼有着严格规定,毛主席不想因为对方是自己朋友就搞特权,只能答应帮她问问。

而这就是规则,这就是准则!

毛主席把李淑一的资料实实在在地交给了相关单位,让工作人员加以审议,最后负责筹备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了,还拿一张红红的纸邀请她来观礼。

这不是因为李淑一是毛主席的朋友、杨开慧的闺蜜、革命烈士的遗孀,而是她在长沙教书三十多年,给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国的学生。

1959 年 10 月 1 日,李淑一登上天安门,心情特别激动。在这儿,她就好像看到了深爱的丈夫和闺蜜,瞅着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一滴一滴地落在了石砖上头。

1997 年,李淑一老人去世了,活了 96 岁。在她人生的后半段,老人一直没改嫁,守寡了 65 年。

她这一生给咱们讲明白了友情、亲情、爱情。他跟毛主席似的,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就放弃自己,也不会因为困难就改变最初的想法。如今能做到这些的人能有几个?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啥都变了,只盼着“情义”这俩字能一直都在……